3月的南昌,春潮涌动。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在此间落下帷幕。这场以“新质生产力引领养护科技新形态”为核心的行业盛会,不仅是一场学术与技术的碰撞,更是一次公路养护行业向智慧化、绿色化转型的集体宣言。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、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,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,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原局长、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理事长李彦武,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原副局长王太等行业领袖与近百名从业者齐聚,共同勾勒出中国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。喜跃发路管家团队携创新成果亮相年会现场。
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表示,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纵深推进,公众对"畅安舒美"的公路出行需求持续升级。他强调,本次大会通过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,将有力推动公路行业在三大领域实现突破:一是深化养护理论体系创新与前沿技术研发应用;二是构建"产学研用"协同创新机制,加速传统养护向智慧化、数字化方向转型;三是通过跨领域务实合作,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标杆性实践成果。他呼吁全行业以前瞻性视角把握智慧养护发展机遇,共同绘制新时代公路养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蓝图,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。
大会开幕式上还举办了“第三届公路养护工程创新大赛”颁奖仪式,“路保姆”运城境内2022年普通国省道预防养护工程荣耀加冕,斩获公路养护工程创新大赛“优质工程奖”树立行业新标杆。
喜跃发技术总监BertJan Lommerts博士,研发中心副主任徐泉心博士等也在现场与专家学者展开交流,深入探讨道路养护绿色新质生产力建设的创新路径。
创新突围:路管家定义养护新标杆
在“养护科技成果展”上,“路管家”一站式道路管养新模式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。依托喜跃发集团的道路全产业链优势和强大的研发、生产能力,“路管家”品牌以三大创新维度,展示了中国养护企业的硬核实力:
极速响应体系:“2小时局部修复-2天路段焕新-20天整体升级”梯度化施工标准,较传统养护效率提升80%;
低碳工艺突破:生物基材料+冷拌冷铺技术实现施工过程零VOC排放,碳减排率达87%;
科学管养模式:基于5000+项目大数据构建预防性养护模型,延长道路寿命30%以上,综合成本降低25%。
突破传统分段管理桎梏,推出“检测-诊断-修复-维护”一体化服务:
搭载24小时智能监测系统,病害识别准确率达95%;
专业团队30分钟响应机制,较行业平均提速3倍;
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平台实现施工质量可追溯。
喜跃发自主研发的五大系列、百余种环保材料,已覆盖全国20余省市及荷兰、菲律宾等国际市场,累计落地项目超5000个。一系列自主研发的道路环保新材料引领养护新革命,全面展示其在材料研发与道路建养领域的深度融合,向行业展示生态环保道路材料研发的前沿技术与创新解决方案。
中国公路养护正以“全要素感知、全周期管理、全链条服务”为目标,向着更安全、更低碳、更智能的未来疾驰。在这场以科技为引擎的变革中,喜跃发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,以绿色发展为己任,持续突破道路材料与智慧养护技术瓶颈,让每一条焕新之路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见证,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。